证券配资门户
中美又要谈判了?继两轮谈判后,中方商务部副部长近日将前往美国华盛顿再次展开谈判。
然而,就在谈判前夕,特朗普不出意料的又放了狠话,让中国在稀土方面手下留情,不仅如此,美国还对我国赴美留学生下手。对此,我国早已见怪不怪了。
喊得越凶,心里越虚。特朗普的行为,倒把美国的底牌全摊开了。
华盛顿,谈判桌重新搭起
近日,中美双方新的贸易谈判将在华盛顿举行。
此前,中美在日内瓦和伦敦已经进行过两轮会晤,但更多停留在政治层面的角力——中国强调稀土和供应链安全,美国则拿俄罗斯、伊朗石油作为要挟。双方互相亮底牌,延长了两次“休战期”,各90天。
这一次不同。地点换在了华盛顿,意味着美国希望在“主场”施加更大心理压力。
中国由商务部副部长率队,美方则是资深谈判官格里尔。这说明双方准备把话题拉回到贸易和实质议题,稀释政治成分。
换句话说,中美接下来要进入真正的“拆账本”阶段。
就在谈判前夕,特朗普抛出一颗重磅“烟雾弹”:“中国必须向美国提供稀土和磁铁,否则将征收200%关税。”
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,这种极限表态往往是谈判前的“心理战”。
但这次有两点耐人寻味:
话题锁定在稀土——这是中国最具战略优势的资源。全球90%的稀土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手里,美国即使开采了稀土原矿,也必须送到中国精炼。特朗普偏偏选这个领域,说明美国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。
关税数字夸张——美国此前对中国商品最高关税加到145%,两周都没撑住。如今再放狠话“200%”,更多是虚张声势。
换句话说,特朗普的喊话不是威慑,而是一种暴露:他心里最缺的,正是稀土。
这也能看出,特朗普有一个特点——“声量先行,底牌在后”。
回顾他的总统任期,无论是对墨西哥修墙、对加拿大乳制品,还是对中国芯片、关税,他都习惯在谈判前制造舆论压力,让对方“心理先怂”。
但问题在于,这一套对中国不灵。中国过去几年已经多次经历这种极限施压,不仅没有退缩,反而逼出了产业链自主化的加速。
喊得越凶,说明越缺。特朗普在稀土上喊得急赤白脸,恰恰说明美国在这个领域毫无退路。
因此,这场威胁更像是谈判前的“最后摇旗呐喊”,目的不是吓退中国,而是安抚国内产业和选民:看,我还在拼命要资源。
美国的“两手牌”
为什么偏偏是稀土?稀土是21世纪的“工业维生素”,广泛用于电动车、风电机组、芯片制造,更是F-35战机、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材料。
美国国防部的研究早就指出,如果没有稳定的稀土供应,美国军工生产会受到直接冲击。
而中国掌握全球70%以上的稀土开采量,更掌握90%以上的加工精炼能力。
美国虽然在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区有稀土开采,但缺乏关键的分离和冶炼环节,最后还是要送到中国加工。
这意味着,美国即便想“去中国化”,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。
所以,特朗普嘴上说“200%关税”,实际上是承认:美国离不开中国稀土。
除了稀土威胁,特朗普还释放了另一个信号:“美国将允许更多中国学生赴美留学。”
一边威胁稀土,一边抛出留学“橄榄枝”,这又是熟悉的大棒加胡萝卜。
然而,中国驻美大使馆再同一时间表示,多名中国留学生在休斯敦入境时遭无端盘查、被限制自由长达80小时,最终遣返。电脑、手机被检查,合法权益严重受损。
一边说“欢迎学生”,一边实际驱赶学生。这种“两面派”做法,正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真实写照:工具化、一时一变,没有稳定性。
特朗普暴露了底牌
面对特朗普的“连环招”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表态:希望美方将特朗普总统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的表态落到实处,保障中国留学生合法权益。
这话透露出的意思也很明确,美国不应该将政治风向参杂进教育合作中,中方的立场坚定不变,无论特朗普从哪个方向施压,我们都不会低头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也在日渐严格。
中方已经通过《稀土管理条例》构建起完整的追溯机制:出口申请必须满足“用途可追踪”,并接受中方监管。这等于说,美国想通过第三国“曲线进口”,也行不通。
中国早已准备好用制度化方式,把稀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。
特朗普这次在稀土问题上的大声嚷嚷,实际上等于承认:在稀土环节,美国没有替代方案,在即将到来的华盛顿谈判上,美国很难再拿出新的筹码。
一句“200%关税”,像是最后的纸老虎。
真正的难题在于:如果美国不能在稀土问题上撬动中国让步,那么中美接下来的贸易谈判,只能回到现实层面——削减关税壁垒、寻找合作空间。
这才是美国最不愿承认,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。
其实,中国不会把稀土武器化,但绝不会让美国轻易得逞。中美谈判的焦点,最终将回到现实:如何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空间。
《特朗普威胁对华征收约200%关税,中方回应》中国新闻网
《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发出混乱信号》环球时报证券配资门户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